[面经分享] Applied Intuition 系统设计面试全程回忆:Database Schema、ComputeEnvironment API、Slow Cloud 场景

这是一场 Applied Intuition 的系统设计面试,时长接近 50 分钟,背景是为一家虚拟的 Lakehouse 平台(类似 Databricks 竞品)设计核心组件。面试官给了三个连续的问题,分别考察数据库 schema、API 设计和系统在真实云环境中的可扩展性。下面我把题目的英文原文附在这里,并结合当时的思路与 CSOAHelp 的辅助来回忆全过程。


Question 1 (英文原文)

“Please write up a Database Schema that can properly model the relationships above.”

题目的背景是:

  • 一个 Customer 可以拥有多个 User。
  • 一个 Customer 可以拥有多个 Repo。
  • 每个 Repo 必须绑定一个 ComputeEnvironment。
  • 一个 ComputeEnvironment 可以被多个 Repo 共享,但只能属于一个 Customer。

刚拿到题目时我有些犹豫,不确定要不要立刻写出完整的 SQL DDL。CSOAHelp 的老师很快提醒我不要急,而是先用口头描述关系,然后再落地为 schema。于是我先口述 ER 图关系:Customer 和 User 是一对多,Customer 和 Repo 也是一对多,Repo 和 ComputeEnvironment 是多对一,而 ComputeEnvironment 和 Customer 是一对一绑定。确定了这些关系后,再逐步写出类似:

  • Customer(id, name)
  • User(id, customerId, name)
  • Repo(id, customerId, computeEnvId, name)
  • ComputeEnvironment(id, customerId, config)

面试官追问“如果有多个 Customer 是否能共享一个 ComputeEnvironment”,在老师提示下我强调“ComputeEnvironment 是 scoped per Customer 的资源,不能跨客户共享”,用这种方式明确边界,答案既简洁又完整。


Question 2 (英文原文)

“You are in charge of the APIs to manage (e.g. Create / Read / Delete) ComputeEnvironments. Let’s go ahead and design the APIs for ComputeEnvironments below.”

进入 API 设计部分,核心是为 ComputeEnvironment 提供标准的管理接口。老师提示我先抓大方向,即 RESTful 风格,并确保 API 在 Customer 范围内进行隔离。我于是写出:

  • POST /customers/{id}/computeEnvironments → 创建新的环境
  • GET /customers/{id}/computeEnvironments/{envId} → 获取详情
  • DELETE /customers/{id}/computeEnvironments/{envId} → 删除环境

在此基础上,我补充了分页查询接口,以应对大规模环境时的查询需求,同时说明必须在请求头中做鉴权,确保只有对应 Customer 的用户才能操作。面试官追问如果某个 ComputeEnvironment 被多个 Repo 引用,删除时该如何处理。老师提醒我要强调“依赖检查”,于是我回答删除时系统会检查引用,如果还有 Repo 在用,就返回冲突错误,而不是强制删除。这个回答显得更有工程思维,也让答复从表层 API 设计升到更真实的场景。


Question 3 (英文原文)

“You realize that CreateComputeEnv takes >10 minutes. Creating cloud infra is slow. How do you update your system?”

最后一题是开放场景题。问题在于云环境中创建资源的时间可能非常长,如果 API 一直阻塞超过十分钟,用户会以为系统挂掉了。刚听到时我有点紧张,怕自己说得太浅。CSOAHelp 的老师快速给了关键提示:“异步化 + 状态机 + operationId。”于是我回答:

  • POST /customers/{id}/computeEnvironments 在创建时立即返回一个 operationId,而不是卡住用户。
  • 后台有异步任务真正去创建资源,并不断更新状态,状态字段包括 CREATING、RUNNING、FAILED。
  • 用户可以通过 GET /operations/{operationId} 查询进度。
  • 为了让用户感受到“系统真的在工作”,可以增加日志流或者进度百分比。
  • 同时保证操作幂等性,避免重复提交请求时导致资源混乱。

面试官接着追问如果云厂商 API 本身失败怎么办,我在老师的提示下补充了“重试机制 + 指数退避策略”,确保系统具备容错性。这个回答不仅覆盖了系统设计的重点,也表现出对真实生产环境的理解。


整场面试下来,我深刻体会到 Applied Intuition 的考察方向:题目不复杂,但要求候选人能快速梳理关系、设计接口、考虑用户体验和工程化细节。在高压环境下,如果没有老师的实时辅助,我可能会在一两处追问时答得不够完整,甚至陷入沉默。但在 CSOAHelp 的帮助下,我能在关键时刻抓住重点、给出有条理的答案,并且把思路扩展到面试官希望听到的层面。

如果你也在准备 Applied Intuition 或者类似的系统设计面试(Databricks、Stripe、OpenAI 也常有类似风格),强烈推荐提前了解 csoahelp.com 的面试辅助服务。通过提前演练和现场辅助,可以显著提升你在面试中的稳定性,让你的真实水平得到最佳展现。

我们也有代面试,面试辅助,OA代写等服务助您早日上岸~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